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图由受访者提供
退休第21年,许树全的身上总带着几个生了锈的小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的,是他亲手折的纸飞机。遇到能多说上几句话的人,他便像献宝一般,取出一架,递过去。
许树全
2004年,从教师岗位退下来后,许树全给自己定下一个新目标:一心一意研究折纸,折出最像样、最传神的纸飞机。日复一日,普普通通的纸张在他指尖翻飞、成型,渐渐变成歼击机、运输机、预警机、客机……20余年下来,经他手诞生的“飞机”,已有上万架。
这些形态各异的“宝贝”,也跟着他走进了上百所学校、社区。他记得那个七岁小男孩成功折出飞机时,眼里倏然亮起的光;也记得在央视演播厅,将自己折的飞机赠给空军飞行员时,对方那一声郑重而温暖的“谢谢”。
许树全折的纸飞机
如今,在成都,许多人不再仅仅称他“许老师”,更爱叫他“飞机爷爷”。如果说,当年站在讲台上是教书育人,那么现在,他想借着纸飞机,让关于蓝天的梦想飞进更多人的心里。
“这是一场人与纸的静默对话。如果可以,我想折到一百岁。”9月28日,成都黄田坝,许树全的话音刚落,一阵巨大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飞机掠过上空,直冲云霄。
成飞子弟小学任教:
“用折纸让更多人关注中国航空事业”
1958年,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国营峨眉机械厂(今航空工业成飞)在成都黄田坝动工兴建。四年后的1962年,许树全从成都第二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峨嵋机械厂子弟学校任职。
“那时候厂里从全国各地招揽人才,职工子女的教育成了大事。”许树全回忆,那一年,子弟小学一口气招了8名老师。能成为其中一员,来到这片热土,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那是中国航空事业起步的年代,天南海北怀揣航空梦想的年轻人汇聚黄田坝。虽然只是一名小学教师,许树全的心里也跟着炙热起来——他教的,正是这些航空人的下一代,是中国航空强国未来的希望。
“能不能用折纸,把飞机的形象带进课堂?”此后,许树全开始关注起中国飞机的每一步进展。他想方设法搜集报纸、杂志上一切与飞机有关的资料,对照着研究如何用纸折出不同机型。为了尽可能贴近真实飞机,他反复研读能找到的每一篇介绍,小心珍藏每一张飞机图片,在折纸过程中不断比对,寻找最合适的比例、最准确的角度。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世界超级大国已拥有两倍音速战斗机时,中国尚缺乏与之抗衡的装备。许树全深知,中国航空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不久的将来,自己一定能用双手折出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战斗机。
1982年,在航空人细致而漫长地耕耘中,“十号工程”应运而生。尽管并非从事航空事业,可每当谈起后来公开的歼-10飞机,许树全依然难掩激动。“那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三代机,真正拉开了中国航空的新时代!”
许树全折的纸飞机
第三代战机成功首飞:
“要折出一架歼-10纸飞机!”
1998年3月23日,歼-10成功首飞。许树全带着学生坐在不远处的草坪上。“当时只知道有飞机要试飞,但不知道是‘十号工程’,更不晓得那就是歼-10。”多年后回忆起来,他仍能熟稔地复述当天的每一个细节。
“一架黄色涂装的飞机,在万人注视中腾空而起,机尾传来的轰鸣,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响亮的声音!”后来许树全才明白,那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三代机——歼-10。他凝望天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折出一架歼-10纸飞机。”
关于许树全折飞机的故事也在歼-10首飞后,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许树全折的纸飞机
“非遗里有剪纸,但没有折纸。我想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2004年,60岁的许树全退休,决心全心投入折纸飞机。此时,他已能折出十几类机型,歼击机、运输机、直升机、民航机……除了飞机,十二生肖也栩栩如生。那时的他,已接受过不少媒体采访,小有名气。
他手中的歼-10纸飞机,也更新了好几个版本。最令他难忘的,是2009年12月的一天。受当地媒体邀请,他带上一架新折的歼-10去参加活动。没想到,现场的神秘嘉宾竟是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
“我特别激动,没想到能带着自己折的歼-10见到首飞试飞员。”许树全语速放缓,声音低沉下来,“我悄悄问雷大校,这飞机折得怎么样?他说,‘像!’”不满足于这句肯定的许树全,又追着问起细节。
那次交流后,他再次对歼-10纸飞机作出改进,折出了驾驶舱、鸭翼、腹部进气道等特征。
花一年时间钻研折出运-20:
“真想亲手把这架飞机补给他”
纸飞机越折越传神,“飞机爷爷”的名声,也从成都黄田坝传了出去。退休后的许树全,反而更忙了。他带着纸这门手艺,走进百余所校园、社区,教孩子、教青年,也教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银发老人。一架飞机,从他指尖飞出,只需几分钟。
造型简单的,一张纸就能折成;复杂些的,得用六张纸拼插组合。但不论难易,经他双手一翻一折,再一拼一插,歼击机的模样便活灵活现。
许树全
“什么都难不倒我,只要你说得出型号,我就能折出来。”几十年钻研,许树全有这份底气。然而2022年6月,他却留下一个遗憾。当时,他受央视邀请参加节目,要送一架纸飞机给一名飞行员。“折过上万架飞机,偏偏从没折过运-20。”幸好,那位年轻机长替他解了围,选了一架空警机。
后来许树全才知道,对方是中国首位90后运-20机长陈思麒。那次“欠下”的礼物,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结。之后一整年,他反复琢磨运-20的折法,尤其卡在机翼——“怎样才能折出那种宽厚有力的感觉?”一次次试验、推敲,他终于突破难点。如今,他家已摆着几十架大小不一的运-20纸模型。
“就像还一个心愿。”许树全说,“若有机会,真想亲手把这架飞机补给他。”
成为“飞机爷爷”:
“我想折到一百岁”
许树全教孩子们折纸飞机
去年一整年,80岁的许树全几乎没有在周末休息过,他背着黑色书包走进了青羊区67个社区折纸,传播航空文化。
成为“飞机爷爷”后,找许树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请他折飞机,有人想学十二生肖,他几乎来者不拒,但始终坚持一个条件——纸,得对方自己带。
走进他的家,就像走进一个微型的纸艺博物馆。桌上、柜中、窗边,摆着上百架造型各异的纸飞机。仔细看,这些飞机材质特别:有用旧牛奶盒折的,有拿烟盒纸拼的,还有用广告宣传单重新裁出来的。许树全笑着说:“我这是‘变废为宝’。”
许树全教孩子们折纸飞机
采访临近尾声,问起今后的打算,他眼里透出光来。“最近正在温习怎么折马,十二生肖里就属它姿态最难,要折出奔跑的气势。”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坚定:“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身体允许,我想折到一百岁。”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