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长征的征途上已经走完大部分路程,从最初的八万红军,剩下的只有六七千人。当时,红军即将抵达陕北与其他部队会合。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
某天早晨,部队宣布集结时,大家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有三百多名经过雪山草地、跋涉泥泞、一路枪林弹雨的红军战士,竟然死在了营地里。而且周围没有任何打斗痕迹,看起来他们的死因似乎是中了毒。到底是什么毒素,能在一夜之间毒倒几百名战士?是谁下的毒?
为了搞清楚真相,红军继续前进,延安方面派人返回事发地进行调查,可调查结果并没有任何线索。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国民党的特务,都没有证据显示他们可能是幕后黑手。直到建国后很多年,这三百多名红军的死亡原因依然没有被揭开谜底。
展开剩余83%直到1978年,一群工程师来到当地进行地质勘探时,才揭开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1935年,中央红军刚刚穿越了艰险的草地,经过了多次激烈战斗,终于在10月7日抵达宁夏六盘山,并成功击退敌军。红军距陕北越来越近,胜利的希望渐渐明朗。站在六盘山的高峰上,毛主席心情激动,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表达自己满怀的豪情: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然而,就在红军休整准备启程时,六盘山下传来了一个坏消息。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原本在耿湾镇附近扎营休息,按理说第二天该队伍应该准时集合,可当通讯员去叫人时,却发现这些战士全都死在了营地里,仿佛一夜之间集体中毒。所有战士都躺在营地里,虽然看起来像是在休息,但触摸被褥时却冰冷得令人心惊。
通讯员检查这些战士的情况,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呼吸,确定他们已经死去。这一消息立即传遍了整个红军,领导亲自派人去调查,但由于敌人的追兵不断骚扰,调查也没能深入,只能初步确定这三百多名战士是死于中毒。
红军继续前进,直到抵达陕北后,毛主席依旧没有忘记六盘山下的这一事件,多次派人去当地调查。当时,普遍的猜测是,可能是当地的地主或百姓因敌对情绪投毒,也有说法认为可能是红军内部混入了国民党特务,趁机下毒。然而,这些猜测都无法解释为何三百多名红军战士同时中毒,而周围的村民却毫发无损。
调查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50多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
1978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进行。1989年,兰州军区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地质和水质勘探工作。当时,水质调查组来到耿湾镇,并发现这里的水质存在一些异常。调查员王森林和王学印,着手调查当地水质。经过一番分析,他们发现耿湾镇附近的泉水中,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过高,虽然不致命,但长期饮用确实会影响健康。
就在继续勘探过程中,王森林在红军营地附近的一眼泉水中发现了异常现象——泉水中竟然充满了气泡,进一步检测发现这水中含有致命的“氰化钾”。王学印和王森林推测,这里地下水层与石油分布区重合,某些地质变化导致地下水向地表排放毒气。由于氰化钾极其致命,仅需要少量就能让人窒息死亡。
这两名工程师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当地的村民知道这泉水有毒,因此从未使用。但红军战士们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在经过长时间跋涉后,他们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饮用了这含有剧毒的泉水,最终导致了三百名红军的死亡。
王学印和王森林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上级,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确认了当年三百红军的死亡是由于中毒所致。这一消息被传播开后,耿湾镇的水质得到了及时的改善。含有过量钾离子的地下水被加工为化肥,不仅让当地的农田变得更加肥沃,还得到了全国范围的推广。
经过多年悬而未解的谜团,红军三百多名战士的死亡终于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揭示了历史中未被发现的自然之力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