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卢比奥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制造的世界》的58页报告,专门分析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发展。乍一看,似乎只是在讲述中国的经济进展,但细读之后,报告内容远比预期更为复杂和深刻。
报告开篇就直言不讳: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关键在于中国独一无二的庞大工业基础,这与美国以往遇到的任何竞争对手都不同。
卢比奥团队详细列举了10个重要行业,其中4个领域——如电动汽车和造船,中国已经走在全球前列;另外5个领域——如航空航天和半导体,中国也在紧追其后,差距日益缩小。即使在仅剩的1个暂时落后的领域,中国的企业依旧在奋力突破。
展开剩余80%拿造船业来说,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2023年,中国的造船吨位占全球一半以上,远超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总和,而美国仅占全球0.2%。相比二战时期美国强大的造船能力,现在的情况显得颇为落寞,几乎只剩少数船厂勉强维持。
报告中,卢比奥提出了对中国制造强大的疑惑,但他并未提及美国将产业迁出、减少本土制造业的原因。比如钢铁和水泥行业,虽然这些产业常被忽视,但卢比奥明确指出,这正是一个国家经济基础的关键。他特别提到,中国两年的水泥使用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整个20世纪的总和。2022年,中国生产了23亿吨水泥,印度才3.56亿吨,而美国甚至还不及印度的零头。同样,中国的粗钢产量为10亿吨,而美国仅为8050万吨,相当于中国某个省的产量。
如今,美国想要建造核电站,却发现连基本的混凝土都贵得离谱,原因就在于本土水泥产能不足,这也是产业失衡的结果。
在光伏产业方面,曾经是美国的技术,中国却迅速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领头羊。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中国在太阳能供应链中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关键材料如多晶硅和晶圆的产量几乎垄断全球,而美国2023年甚至没有生产一片硅片,关键技术几乎处于零产能的状态。与此同时,欧洲的一些国家竟然用中国的太阳能板做围栏,因为它比木板便宜。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的进步更是让美国无法忽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达500万辆,其中100万辆为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甚至一些欧洲港口堆满了等待清关的中国电动汽车。卢比奥在报告中提到,这就像20世纪福特公司将汽车从奢侈品变成普通百姓买得起的日用品一样。
智能制造也是中国的一项突破。中国建成了350万个5G基站,而美国只有10万个。中国的工厂已经实现了5G全流程自动化,而美国的许多工厂仍在使用4G,偏远地区信号甚至不稳定。2022年,中国安装了29万台工业机器人,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已经超过了人均GDP是其6倍的美国。
卢比奥的团队也意识到,中国大力发展自动化不仅是为了节省成本,更是为了提升制造水平。如今,当美国尝试通过贸易限制来打压中国时,发现中国早已找到应对之策。通过将产品先运到越南、墨西哥等国家进行简单加工,再以这些国家的名义销售到美国,这些限制措施对中国几乎没有影响。
卢比奥希望美国能恢复本土产业,但现实并不简单。美国的炼钢厂已经关闭,稀土加工完全依赖中国,连产业工人都严重短缺。要恢复这些产业,远没有那么容易。
中国制造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依托于十几年规模化的工业基础和企业不断研发的成果。如今,中国正向人形机器人、6G等新兴领域进军,未来或许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